icon-search
icon-search

獅子鄉之伊屯部落

【獅子村qaljicim的由來】 獅子鄉公所/講者:在地耆老 周漢仁 先生

獅子鄉/伊屯部落 簡介:

獅子鄉位於臺灣屏東縣東南方,北臨春日鄉,東鄰臺東縣達仁鄉,西鄰枋山鄉,西南連車城鄉,南接牡丹鄉,面積為屏東縣內第一大鄉。有一說因境內有山型彷若雄獅,因而得名。獅子鄉地處恆春半島,地質上屬中央山脈的一部分,地勢險峻,多山少平地,鄉境內有楓港溪、枋山溪流經過,更有多樣生態的雙流國家森林公園在其中。

今年度公視的歷史大戲改編自醫師陳耀昌「台灣文學獎」金典獎長篇小說《傀儡花》,與《獅頭花》、《苦楝花》同為台灣歷史三部曲之一,1875年的獅頭社事件即發生於此,影響台灣甚為深遠。

伊屯部落(Lemiyau)亦在獅子鄉境內,座落在台九線(南迴公路)中間點,盛產山蘇,雙流國家生態公園旁,山景生態樣貌保持完整,極適合熱愛自然的民眾旅遊。

山蘇 學名 Asplenium nidus L.,早期是原住民的藥用植物,也當食用的野菜,叫做「路姑」、「鳥巢蕨」,是台灣原生種蕨類植物。

山蘇為獅子鄉山線部落重要經濟作物,種植面積達169公頃,年產量逾79萬公斤,年產值破6300萬,由於環境得天獨厚,獅子鄉伊屯部落山蘇田,上有綠樹遮陽蔽蔭,加上山坡地排水順暢,根部不易腐爛,又能保持濕度水分,品質優冠全台,號稱是獅子鄉「綠色奇蹟」,近來獅子鄉長周英傑更是將山蘇產業結合觀光,強化在地推廣,於2009年度起開辦屏東縣獅子鄉「山蘇節」,獲得廣大迴響與肯定。(資料來源:中時電子報www.chinatimes.com/realtimenews/20191119005122-263301?chdtv)

山蘇口感清爽鮮脆,食用部分僅為前端最嫩的15%,不耐冷藏運送,因此,嚐鮮最佳還是在地。

山蘇作物水分占91.23%,其他營養成分有粗蛋白、粗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、粗纖維、灰份、維生素C、暨礦物質鈣、硫、磷、鉀、鈉、鎂、錳、鐵、鋅等,豐富的營養成份。為了清潔健康,栽培也用有機肥料,不用化學肥料、農藥,當然,山地的水分的供應和增加遮光程度搭配完美,更提高屏東獅子鄉山蘇食用的品質和產量。

獅子鄉依屯部落的山蘇田,多為林下經濟作物,與自然相融為一體,為農食遊中美麗又紓壓的場域。


您的購物車目前還是空的。
繼續購物